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富友教授来校讲学
启航网讯 近日,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富友教授,应邀来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并在Q204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生物成像用的发光材料研究”的报告。环化学院院长颜流水教授出席了报告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老师和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环化学院副院长吴少林教授主持。
李富友教授在报告会上谈到:荧光成像是以探针的荧光信号进行示踪,可实现从细胞到组织层次的活体显像。他们基于化学反应设计chemodositmer作为荧光探针,实现活细胞中高选择性荧光成像;并开发了多种水溶性且表面功能化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发展了激光扫描上转换发光显微镜和上转换发光活体成像系统,实现小动物活体成像。
报告会后半阶段,李富友教授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对与会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李教授的讲座多次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随后,在环化学院院长颜流水教授和环化学院刘崇波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环化学院的实验室并和学院相关老师进行了交流座谈。
附:李富友教授简历
李富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73年生于浙江省。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北京大学黄春辉院士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2003年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讲师、副教授,2003年7月调入复旦大学,2006年晋升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曾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获第五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提名奖。
主要从事生物成像材料的研究,运用有机合成、配位化学、光学和纳米技术,发展新的有机染料、磷光配合物和稀土纳米材料,探索其在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PET/SPECT成像领域中的应用。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CS Nano,Biomaterial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他引近4000次,h-index为42。